目录
 谁是你的好朋友?
 褡裢论
 人是用嘴站在地上的
 角色论
 换笔
 确立你在网上的地位
 怀念“双手万能”

 
排队
 老年人宜用品牌机
 
感谢邮购书店和它的
 
宣传禁烟文章(上)
 宣传禁烟文章(下)

 
人老了
 网络博客是理想的公民课堂
 
一个真实美国的剪影
 关于简化字...

   


网络博客是理想的公民课堂

                            潘正伯

    李慎之先生深感相当多的中国人,对自己在现代公民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对待政府官员;如何对待其他不同利益的群体和个人;如何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等,缺乏起码的了解。他一直期待能着手编写公民课教科书,最好能去中小学校担任公民课教员,作宪政建设的启蒙工作。十分可惜,他的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最近几年,因特网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网民已经上亿,很快就能赶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网络大国,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演进,网络博客在我国犹如雨后春笋,很快长出,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另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也出现了:大量粗暴的网民出现在博客中。在他们的肆虐下,使一些洁身自好之士,望而却步。有的怕他们玷污了自己的名节,有的认为这些人压根儿不通情理,纯系“粪土之墙”,花功夫与这样的人讲道理白白浪费时间,干脆关掉或停下自己的博客,躲开了。有的还窝了一肚子气。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有了新的发现,我发现:——网络博客是理想的公民课堂。对此说明如下:

    1°网民们通过网络获得了本该属于他们的知情权,为民主生活奠下了基础。

    极权专制体制致力于维护少数人的特权和垄断。为此,它的第一步,首先要维持自己对信息的垄断。即要剥夺民众的知情权。因特网的出现,为民众获得知情权开辟了新的途径。民众通过因特网可以迅速获得不同信息源的多种信息。过去编进《大参考》,只供某个级别以上高干才能看到的信息,现在,《大参考》尚在编辑中,这些信息已经出现在对它感兴趣的网民的眼前,再也无法垄断了。

    网民们眼前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现实世界和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他们通过长期的比较,逐渐认清什么样的现实世界和思想观点更符合自己和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他们也从比较中认识到:哪些媒体肯讲真话,哪些媒体专讲假话。

    这样的认识的积累,最终会落实到具体的人的身上。他们逐渐认识到哪些人说话办事代表着自己和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哪些人说的话办的事总是没有考虑到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群体甚至有害于自己和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这些认识奠定了民主生活的基础。

    在民主生活中,选民手中那张选票非常重要。如果选民对被选举人缺乏了解甚至毫不知情,怎能实现他的自主选择呢?他盲从地或者无所谓地投出手中这张票,这和民主的精神毫不相干。

    通过网络,民众逐渐认识了哪些人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在民主体制下,他们就会把这些人推举到议会和政府机关中去替他们说话、为他们办事。

        2°粗暴的网民的出现和他们的角色效应

1) 粗暴的网民的特点

     不讲理。实际上他从根儿没学会讲理,也讲不出什么理来。

     过分地冲动,亢奋,歇斯底里,极端情绪化,动不动就骂人。动不动就给对方扣上几顶大得吓人的帽子,诸如“汉奸”、“卖国贼”、“数典忘祖”、“帝国主义的走狗”等。

     他们写的帖子都很短,因为他没有内容可说。

     使用的是侮辱人格的、人身攻击的、不堪入目的下流语言。

     隐姓埋名,从来不用真实姓名。

     虚张声势,重复地贴同一张帖子,恨不得由他一人霸占整个论坛空间。不惜弄虚作假,自己一个人使用几个化名,无数次点击“反对”或“赞成”计数器。

2) 粗暴的网民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

粗暴的网民在中国是一个客观存在,他们在日常环境中受到习俗、礼仪、传统、亲属、师生、同仁等社会因素和人际关系的羁绊,使他们不能完全裸露地显示自己的好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含有表演的性质,装着与社会上公认的行为准则没有太大的差别。当他们进入网络后,发现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可以享有很大的自由,可以袒露自己,用不着再去装扮表演。很自然就露出了自己的嘴脸,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他们在网上的肆虐——在一些网站上大放厥词,弄得乌烟瘴气、低级下流、乱七八糟。

    我请求那些因粗暴的网民闹腾而止步的网友们注意两点:第一,他们的素质本来就这样高,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我们的启蒙工作,是面对真实的受众好呢还是面对伪装起来的受众好?当然是前者。第二,现在我们正经历的只是中国网络发展史中第一章头两节里的史迹。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中开始发芽生长的,这是几千年专制制度愚民政策留给我们的遗产,谁也跳不过去,我们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但是,它绝不会永久停留在今天,发展下去,必然会有很精彩的章节接续。

 

    3°网络博客是理想的公民课堂

    快速变化中的中国社会,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代表人物,都会在网络提供的这个自由的虚拟空间中出现,班驳陆离,叫人一时难辨真假是非。

    只要多想一想就会明白:网络提供的这个虚拟空间,表面上看是中性的,其实不是。它和现实生活有很多差别:在网络中理性的作用保持不变,而暴力的作用却大大降低。在现实生活中曾经出现过“说不过你,打得赢你”“强权即公理”的格局,而在网络空间里,显然是不可能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增强我们抵制和改变粗暴的网民的信心。

    如果我们能在网上,把宪政建设和公民社会建设的道理讲清楚,使广大网友逐渐明白自己作为公民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什么是公权力,如何保护公权力不被个别人和个别政党所垄断,如何严格监督公权力的运作等等。在与这样的网络博客的交流中,无形中使广大网民逐渐成熟为合格的公民。这对于我国的宪政建设和公民社会的建设,是有决定性意义的。所以,我把网络博客看成是一座理想的、巨大的、免费的公民课堂。

 仁人志士们:大家动手把它很好地利用起来吧!

                                                                                                                    2008-10-29

                                                     


[返回]
━━━━━━━━━━━━━━━━━━━━━━━━━━━━━━━━━━━━━━━━━━━━━━━

Copyright ©2002-2009建站 网站设计制作维护拐 翁 
2010年起维维网络怀念版
Free Web Hosting